人力〔2021〕13号
关于补充“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的通知
为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根据《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现就补充“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工作通知如下。由于本次数据填报时间紧、任务重,请各二级学院(部)务必于8月19日下午5点前按文件要求报回人力资源部。
一、资格认定
(一)必备条件
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或具有高校教学经历两年以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工作成绩突出,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通过国家组织的非高校教师系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或评审,取得国家承认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获得其他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资格(包括考评员等)。
2.参加省部级及以上部门(单位)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或通过国家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或中级以上(含中级)执业资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
3.学术造诣高、实践能力强,取得省级及以上行业专家库成员称号者。
4.近五年中有半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行业、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
5.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指排名前三)2项以上(含2项)校内实验(训)室建设。
6.近五年内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级前7名,省部级前5名,地市级前3名,校级前2名)2项以上(含2项)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指省属以上国有企业或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立项的社会服务项目或横向研究项目并已结题,横向科研经费达到3万元以上(文科减半);或近三年中累计指导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个,项目经过学校评审认定;或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比赛二等奖及以上。
7.担任主创人员创作作品2部以上并获得省级以上专业奖项或在国家级平台展(演)播出。
二、资格认定时间与程序
(一)个人申报
符合“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条件的教师,向所在二级学院(部)提出申请,填写《山西传媒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申请表》(附件1),并提供相关证书原件、复印件或其他符合“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条件的证明材料。
(二)二级学院(部)初审
二级学院(部)成立工作小组,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同时将材料报送人力资源部(证明材料提交复印件)。
(三)学校审定
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领导组对各二级学院(部)提交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进行审核,报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对审定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认定发文。
备注:本次补充认定不含已认定过的136人。
附:
1.山西传媒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申报表
2.山西传媒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汇总表
山西传媒学院人力资源部
2021年8月17日
附件1
山西传媒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申报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参加工作时间 |
|
学位 |
|
职称 |
|
学历(何时何校何专业毕业) |
|
承担的主要课程 |
|
个人符合文件中认定的条件 |
具备认定资格的第 条。具体为: 申请人签名: 年 月 日 |
所在单位意见 |
同志具有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条件,推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所在单位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领导小组意见 |
经学校资格审核, 同志具有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条件,推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学校审核意见 |
经学校审核,认定 同志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年 月 日 |
|
|
|
|
|
|
|
|
|
|
附件2
山西传媒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汇总表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姓 名 |
性别 |
学历 |
学位 |
现专业技术职务 |
所学专业 |
具备资格条件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门负责人签字: 填表人: